+13530659482
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
个体化药物治疗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

你的位置: 首页 > 行业新闻

个体化药物治疗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

2020-12-12 09:30:08

个体化药物治疗
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
□王漪檬 赵宁民 马培志

   个体化药物治疗指的是依据药物在患者体内的药动学、药效学状态,制定适合个体的给药方案,并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状态、合并用药等因素的动态变化适时监测调整。
    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是今后诊疗的必然趋势,虽然部分药物按照其药品说明书的建议量服用即可,但是还有一部分药物,即使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,也会因为自身的个体差异而产生较大的风险,出现较多的不必要的不良反应。这时,我们就要利用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利器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了。
什么是血药浓度监测
    血药浓度监测,即患者服用某些药物后,需要在特定时间采集血液样本,通过对血液样本中药物浓度的监测来指导该药物更合理使用。进行此项监测旨在对患者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,提高药物疗效,减少毒副作用,降低药物治疗成本。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此项工作,现在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专业技术支撑之一。
哪些药物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
    在临床上,遴选是否需要进行监测的药物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:
    治疗窗窄的药物:即药物的治疗浓度与其毒性浓度接近,极易中毒。比如地高辛,它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仅为0.8纳克~2.0纳克/毫升,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极为接近。
    存在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病理情况,如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经肝肾代谢的药物时,易产生药物蓄积,出现毒副反应。
    在患者体内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,即因遗传因素导致药物代谢存在多态性的药物。比如伏立康唑,因CYP2C19(肝脏药物代谢酶)基因分型不同,其在人群中血药浓度存在显著差异。
    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:比如苯妥英钠,其在体内的血药浓度与使用的剂量不成比例关系。
    以上几种情况,均要及时监测血药浓度,才能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,避免其毒副反应的发生。
需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的药物
    抗癫痫药与情感稳定剂:丙戊酸、卡马西平、苯妥英、苯巴比妥、拉莫三嗪、奥卡西平。
    心血管类药物:地高辛。
    抗生素、抗真菌类药物:万古霉素、伏立康唑。
    抗肿瘤药物:甲氨蝶呤。
    免疫抑制剂类药物:他克莫司、西罗莫司、环孢素、霉酚酸。
血药浓度监测的方法
    现在主要采取的有光谱分析、色谱分析、质谱分析、酶免疫分析等方法。在临床上会根据药物的不同属性选择适宜的方法。
如何进行血药浓度监测
    采血时间点:根据药物的本身性质和临床治疗需求,常监测药物的谷浓度、峰浓度或计算其AUC(药物在人体内滞留的量和时间程度,即药—时曲线下面积)。
    采血类型:血清、血浆或全血(具体药物要求不同)。
    样本保存:样本应于常温或冷藏保存,2天~3天测定。若时间较长,应于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冷冻保存。
    以监测丙戊酸为例(常监测其谷浓度),首先确定给药剂量,可采用临床常用初始剂量或检测个体基因后确定;其次当使用丙戊酸4次~5次后(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),于清晨服药前采集静脉血;最后参考其治疗窗(药物治疗过程中,根据研究结果确定的最小有效浓度与最低中毒浓度之间的范围,即有效血药浓度范围)调整用药,按需求进行常规复测即可。
影响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因素
    影响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因素众多,除了年龄、性别等个体基因因素外,还要参考服药时间是否固定、采血时间是否准确、药物在体内是否达稳态,以及肝肾功能等有无异常、有无合并用药等。
    总之,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利器,为药物治疗提供依据。
    (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理室)


发布人:刘耀东 
编辑:朱晓娟 
审核:梁如意


地址:深圳宝安固戍2路--企拓商务2楼  电话:13530659482  手机:13530659482
Copyright © 2012-2022 通用(深圳)仪器有限公司 湖南创新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苏州创新通用色谱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:粤ICP备13087917号-1